【考研优秀学子风采】四载晨昏,共赴星河——土木工程学院8栋105宿舍全员考研上岸

发布者:土木工程学院发布时间:2025-04-30浏览次数:10

研路坎坷终化坦,笔下生花向未来!考研路上从来不是孤身一人,在土木工程学院21级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8栋105寝室的4位同学,今年一起考研上岸。

他们分别被南京工业大学,重庆交通大学,兰州理工大学,安徽理工大学录取,实现宿舍考研全员“上岸”。不仅如此,四人在校期间共斩获国家奖学金2项,国家励志奖学金6项,校级奖学金24项,学科竞赛国家级荣誉2项,省级荣誉10项,获奖荣誉近百项,并在社团活动,学生工作,思想政治等方面全面发展,这不仅仅是个人努力的成果,更是一件宿舍团结奋进的最佳见证。

黄鑫,录取院校:南京工业大学

黄鑫:关于研究生招生考试的经验,其实我认为还是要沉心静气,脚踏实地。我快三月底才开始准备考研,九月底还没结束强化课程,我四级也没考过,但最后还是考上了。在《百家讲坛》中王立群老师说过一个“四行论”,分别是“要相信自己行,要有人说你行,说你行的人要行,要身体行”。所以考研首先要有信心,可能面上不显,但要内心坚定。正如那句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一样。其次要沉下心,静下来,一点一点去学。不要和别人比进度,不要天天玩手机刷短视频看别人。流水不争先,争的是滔滔不绝。你要做的就是选一个你喜欢的老师,上课学习做题然后复盘。复盘最为主要,只知埋头奋进而不温故知新是学不成的。最后要张弛有度,学不下去了就去玩一玩,吃点好的,把身体给搞好。好的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。

大家到最后阶段不要焦虑,不要自我怀疑。你要做的就是和你报名的这个专业的人竞争,今年考研人多人少,困难与否不要在意。最后祝大家揽得真功名,永彰黄金榜。

谢金鑫,录取院校:重庆交通大学

谢金鑫:收到录取通知的那一刻,所有备考的艰辛都化作了值得。回想这段充满挑战的旅程,我想结合自己的经历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,希望能给正在奋斗的学弟学妹们一些启发。

首先,考研是一场持久战,保持节奏、稳住心态比盲目内卷更重要,同时学会调整学习节奏也至关重要。避免过度紧绷的学习状态,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,不要去跟别人比进度,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,适当安排休息时间。当感觉效率低下时,不妨停下来总结复盘,分析问题所在,而不是盲目地延长学习时间。通过科学的时间管理和自我调节,既能保证学习进度,又能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,让考研之路走得更加从容坚定。

其次,备考期间压力大是常事,所以我们需要学会如何与压力共处,将其转化为前进的动力。我经常会和室友互相打气,学累了也会抽空看个电影、出去走走,吹一吹巢湖的风。其实考研没那么可怕,只要找准方向,踏踏实实地学,真的有很大机会上岸!

最后,考研之路没有捷径,但只要方向正确、方法得当、坚持不懈,终会守得云开见月明!考研不是人生的全部,但它能教会你如何全力以赴。愿大家都能一战成硕,成功上岸!

蒋元举,录取院校:安徽理工大学

蒋元举:考研,实为一场知识与毅力的较量。一个优质的学习环境为我考研的成功铺设了坚实的保障。我与宿舍的三位挚友共同学习,相互督促,共同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。团队的力量,让我在考研的征途上不再形单影只,他们鼓励和帮助成为了我坚持下去的动力源泉。

考研,作为一场持久战,既需要坚定不移的决心,也离不开科学的备考策略。要根据个人实际情况,量身定制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,切忌盲目追随他人,而应脚踏实地,确保所学知识真正内化,提升学习效率。

维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同样举足轻重。考研途中难免遭遇挫折与挑战,但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,请坚信,我们终将战胜它们。当疲惫感袭来时,不妨适度休息,短暂的休整无伤大雅。身体健康是考研成功的另一大关键。备考期间,应适当进行体育锻炼,确保充足睡眠,使自己始终保持最佳备考状态。

此外,若备考时间允许,不妨参与一些学科竞赛,如大学生力学竞赛、数学竞赛等,这既能辅助考研科目的学习,又能为复试增添亮点,提供竞争优势。

考研之路虽艰辛,但收获颇丰。希望我的经验能为诸位带来启示与助益,祝愿大家都能如愿以偿,成功上岸!

刘昭涵,录取院校:兰州理工大学

刘昭涵:考研是一场持久战,需要坚定的信念和科学的方法。

在时间规划上,我将备考过程分为基础、强化、冲刺三个阶段。基础阶段,着重梳理各科知识点,如英语背单词、学语法,数学复习定理公式,专业课搭建知识框架,政治了解大致内容。强化阶段,针对薄弱环节专项突破,英语做真题分析题型,数学大量刷题提升解题能力,专业课深入研读并整理笔记,政治系统学习理论。冲刺阶段,反复研究真题,模拟考试环境,政治关注时事热点背诵主观题知识点。

学习方法方面,将重点、难点、易错点分类整理,便于我们接下来复习回顾。同时,建立错题本,分析错误原因,避免重复犯错。另外,我们可以利用网上资源进行学习,拓宽学习渠道。

心态调整也不能忽视,备考中会遇到各种困难,压力大时我会通过听音乐,出去散散步放松。遇到难题不焦虑,把它当作提升的机会。与别人交流,互相鼓励支持,分享学习经验。


 (通讯员:吴研)